> 文章列表 > “分明宫漏静兼秋”的出处是哪里

“分明宫漏静兼秋”的出处是哪里

“分明宫漏静兼秋”的出处是哪里

“分明宫漏静兼秋”出自唐代章孝标的《八月》。

“分明宫漏静兼秋”全诗

《八月》

唐代 章孝标

徙倚仙居绕翠楼,分明宫漏静兼秋。

长安夜夜家家月,几处笙歌几处愁。

《八月》章孝标 翻译、赏析和诗意

《八月》是唐代诗人章孝标创作的一首诗词。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、诗意和赏析:

中文译文:

徙倚仙居绕翠楼,

分明宫漏静兼秋。

长安夜夜家家月,

几处笙歌几处愁。

诗意:

这首诗描绘了八月的景象,以及长安城夜晚的氛围。诗人以仙居翠楼为背景,观察着八月的变化,寄托了自己的感情。

赏析:

这首诗以清新的笔触和细腻的描写展示了八月的景象。第一句描述了诗人倚在仙居翠楼上,四周环绕着美丽的景色。\"徙倚\"意为靠在,\"仙居\"指的是高处的居所,\"翠楼\"则是形容楼阁翠绿的颜色。

第二句通过描写宫漏声静谧而分明,把八月的宁静和秋意表现出来。\"宫漏\"是古代宫殿中的漏刻器,用以测量时间。诗人通过它的声音或许暗示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短暂。

第三句描述了长安城的夜晚,每个家庭都能看到皎洁的月亮。这里长安是指唐代的首都,\"长安夜夜\"意味着每一个夜晚,\"家家月\"则表示每个家庭都能欣赏到月光。

最后一句表达了笙歌和愁苦并存的意境。\"笙歌\"代表欢乐和热闹的场景,\"愁\"则表示忧愁和忧伤的情感。诗人通过\"几处\"的描述,给人一种多样性和分散感,暗示了这个繁华城市中各种情感和境遇的并存。

整首诗以简洁明了的语言,通过对景物的描写和情感的交织,表现了诗人对八月、长安夜晚和人生的感悟,展示了唐代诗人典型的豪放和婉约的风格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