> 文章列表 > “竹裹梅花映白头”的出处是哪里

“竹裹梅花映白头”的出处是哪里

“竹裹梅花映白头”的出处是哪里

“竹裹梅花映白头”出自宋代释绍嵩的《咏梅五十首呈史尚书》。

“竹裹梅花映白头”全诗

《咏梅五十首呈史尚书》

宋代 释绍嵩

竹裹梅花映白头,梅花欲动忆吾州。

只今且为梅花醉,试问梅花可忍不。

《咏梅五十首呈史尚书》释绍嵩 翻译、赏析和诗意

《咏梅五十首呈史尚书》是宋代释绍嵩所作的一首诗词。以下是它的中文译文、诗意和赏析:

中文译文:

竹裹梅花映白头,

梅花欲动忆吾州。

只今且为梅花醉,

试问梅花可忍不。

诗意:

这首诗词以梅花为主题,通过描绘竹子环抱着梅花,梅花映照出白发的头发,勾起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之情。诗人借梅花的形象表达了自己的感慨和情感,暗示了人生的无常和岁月的流转。

赏析:

这首诗词通过简洁的语言和意象的运用,表达了作者对梅花的深情和思乡之情。首句中的“竹裹梅花映白头”,以梅花映照出白发的形象,表达了岁月的流转和人生的变迁。第二句中的“梅花欲动忆吾州”,通过对梅花的凝视,引发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之情。第三句中的“只今且为梅花醉”,表达了诗人对梅花之美的赞叹和陶醉。最后一句“试问梅花可忍不”,以反问的方式,表达了诗人对梅花坚韧生命力的称赞和敬佩。

整首诗词通过对梅花形象的描写,寄托了作者对故乡的思念之情,同时也表达了对坚韧不拔、顽强生命力的赞颂。梅花作为冬季的花卉,在严寒中独自开放,象征着坚强和不屈的精神。通过梅花的形象,诗人抒发了自己的情感和对生命的思考,使整首诗词充满了深情和哲理。